单词 | 为什么寄生虫病难以根绝 |
释义 | 为什么寄生虫病难以根绝 在很多人眼中,寄生虫病是“贫穷”的代名词。他们认为如今生活富裕了,卫生条件改善了,寄生虫已经永远和我们拜拜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各种寄生虫并没有销声匿迹,它们仍然与人类相邻相伴,一有机会便向人体发动进攻。据专家统计,中国目前仍查出有64种人体寄生虫,有7亿人感染了各种寄生虫病,其中3.6亿人感染了两种以上的寄生虫病。 为什么寄生虫病难以根绝呢? 人体寄生虫门类众多,除了线形动物门中的那些种类之外,还有蜘蛛的近亲疥虫和蜱虫,扁形动物门中的血吸虫、绦虫和肝吸虫,原生动物门中的疟原虫、阿米巴原虫,等等。这些低等动物适应性强,人类是很难把它们从周围的环境中彻底驱赶出去的。 显微镜下的血吸虫形态 就拿曾经肆虐中华大地的血吸虫来说吧。中国政府于1949年后组织群众对其进行了大规模扑杀,通过消灭其中间宿主钉螺,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患病人数已经大大减少了。可是时至今日,局部地区仍时有感染血吸虫病的报道,有时甚至会有暴发性感染。例如2003年在四川省罗江县,血吸虫病就突然在一个只有1700人的村庄暴发了。在云南省的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血吸虫病疫情也很严重,许多山窝成为农民熟知的“血吸虫窝”。因此,血吸虫病原仍存在,中间宿主钉螺仍存在,只要有机会,当虫卵在水中孵化出毛蚴,毛蚴进入钉螺体内大量增殖成尾蚴的时候,在水中的人和畜不小心就会被尾蚴侵入皮肤,成为血吸虫病的受害者。(周保春) 【科学人】悉尼·布伦纳 生物学家通过对选定的生物物种进行科学研究,用于揭示某种具有普遍规律的生命现象。此时,这种被选定的生物物种就是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模式生物之一,它是南非生物学家悉尼·布伦纳在20世纪60年代选定的。 秀丽隐杆线虫是广州管圆线虫的近亲。这种长不过1毫米的微小动物生活在土壤中,以细菌为食,千百万年来过着无人打扰的幸福生活。布伦纳之所以把它选定为模式生物,是因为它是唯一一个身体中的所有细胞能被逐个盘点并各归其类的多细胞动物;而且它的生命周期很短,从出生到性成熟只需3天半,这样科学家就能不间断地观察并追踪每个细胞的演变。更神的是,人们可以把秀丽隐杆线虫冻在冰箱里储存,待其复苏之后继续研究,非常方便。 2002年,布伦纳与两位美国科学家分享了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布伦纳的主要贡献便是确立了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式生物,并通过研究这种模式生物发现了在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规则。 【微博士】古怪的绦虫减肥 绦虫 不少人热衷于减肥,于是,一些莫名其妙、稀奇古怪的减肥方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比如,有人就选择“绦虫减肥法”——吃夹杂绦虫的减肥药丸,因为绦虫可以贴附在人体的肠黏膜上吞食食物。 其实,绦虫减肥法并不是个新鲜玩意儿,早在20世纪初就一度十分流行。具体做法是:先吞食绦虫卵,让绦虫在人体内吸收营养以控制体重,待减重目标达到后再吃药杀死体内的绦虫。但这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减肥方式,因为绦虫在人体内会带来消化道疾病。绦虫属于扁形动物门,是一种巨大的肠道寄生虫,成虫的体长可以达到10多米甚至20米!人感染绦虫后会引发肠胃系统症状,如腹泻、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有时还会觉得直肠或者肛门痒。 【微问题】为什么越是看上去弱小的生物生命力越强? 【关键词】寄生虫 中间宿主 线虫 血吸虫 模式生物 绦虫 |
随便看 |
|
科学时代收录了15440条科普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普常识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