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为什么要建地质公园 |
释义 | 为什么要建地质公园 地球从46亿多年前形成至今,在漫长的地球演化过程中,来自地球内部和外部的地质作用留下了各种各样的痕迹,称为地质遗迹。 地质遗迹记录了千万年或数亿年前的地质历史事件,而有文字记录的人类历史仅仅几千年,要了解地球是怎么形成的,地球形成至今到底发生过什么事情,唯有靠研究存留下来的这些地质现象和记录才能实现。因此,这些地质遗迹也是地质学家探寻地球演变过程的重要证据。建立地质公园的初衷就是要保护好地球演变的这些“蛛丝马迹”,避免人为破坏,方便科学家更好地研究。 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 内部地质作用是由地球内部能量引起的,一般起源和发生于地球内部,但常常可以影响到地球的表层,如可以表现为火山作用、板块构造运动、地震等。其形成的地质遗迹一般为典型的地质构造、地层剖面、岩石成分、古生物化石、矿产资源等,如黑龙江五大连池火山群、浙江常山奥陶纪“金钉子”地层剖面、山东沂蒙山产的金刚石、云南澄江古生物群、新疆富蕴可可托海的稀有金属矿床等。 外部地质作用是水力、风力、生物活动等外部的力量,通过风化、搬运及沉积等作用塑造和改造地壳表层的一个过程,其形成的地质遗迹类型多样,往往巍峨壮观、秀丽多姿,具有极高的旅游观赏价值。例如,中国南方雨水较多,在流水的多年刻画下,形成了怪石林立、姿态万千的云南石林喀斯特地貌;新疆地区雨水较少,但常有遮天蔽日、飞沙走石的大风日子,风力大到可以吹翻火车,在如此强劲的风力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雅丹地貌;在一些海拔较高的山上常有冰川活动,会留下一些特别的冰川痕迹,如江西庐山的第四纪古冰川遗迹就是冰川学家的一个重要科学考察点。 澄江生物群中的怪诞虫化石 很显然,地球在“沧海桑田”的几十亿年里,留下的地质遗迹资源种类繁多,但并不是所有的地质遗迹资源都可建立地质公园。要符合什么样的条件才适合跻身“地质公园”之列呢?这必须同时考虑遗迹是不是典型、稀有并且不可再生,当然还要景色优美,具备知识性等,并综合评价其保护利用的价值。如一片美丽的海滩,尽管也是海水与海岸经过多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但由于普遍存在就不宜设置为地质公园,更适合于开发为普通的旅游景点。地质公园围绕地质遗迹而建,要既能成为科学研究和知识普及的重要场所,又是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 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立恐龙国家公园 1872年,美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公园,其目的是保护间歇性喷泉和美丽地质景观及生物多样性。随后又有许多国家和地区也陆续建起了一批国家公园,而且和美国的情况类似,其中一部分国家公园就含有地质遗迹,甚至是把地质遗迹作为核心景观,比如加拿大的阿尔伯塔省立恐龙国家公园,日本的白神山地国家公园,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国家公园等。但这些针对地质遗迹的保护工作仍局限于少数国家与地区,保护工作也零星而不系统,对其中的地球科学内涵也未能充分地展示。 在黄石公园建立100年后,即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公约”,着手建立自然文化遗产名录,并把一批含重要地质遗迹的公园、名胜纳入其中。这意味着地质遗迹的保护已由各国分散行动变为国际组织发起和推动的全球性行动。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科联、国际地质对比计划及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在华盛顿成立了“全球地质及古生物遗址名录”计划,选择适当的地质遗址纳入世界遗产的候选名录。1996年改名为“地质景点计划”。199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促使各地具有特殊地质现象的景点形成全球性网络”计划,即从各国(地区)推荐的地质遗产地中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特殊性的地区纳入地质公园,其目的是使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得到永续发展。1999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建立地质公园的计划,也称世界地质公园,目标是在全球建立500个世界地质公园,其中每年拟建20个,并确定中国为建立世界地质公园计划试点国之一。(曾文) 湖南武陵源世界地质公园 【微博士】中国有哪些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标徽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的首次提出是在1985年,当年建立了第一个国家级地质自然保护区——“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天津蓟县)。截至2012年底,中国共有八批27处国家地质公园入选世界地质公园名录: 2004年: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河南云台山、云南石林、广东丹霞山、湖南武陵源、黑龙江五大连池、河南嵩山; 2005年:浙江雁荡山、福建泰宁、内蒙古克什克腾、四川兴文; 2006年:山东泰山、河南王屋山——黛眉山、广东与海南的雷琼、北京与河北的房山、黑龙江镜泊湖、河南伏牛山; 2008年:江西龙虎山、四川自贡; 2009年:陕西秦岭、内蒙古阿拉善; 2010年:广西乐业——凤山、福建宁德; 2011年:安徽天柱山、香港; 2012年:江西三清山。 【微问题】你去过哪些地质公园? 【关键词】地质遗迹 地质公园 |
随便看 |
科学时代收录了15440条科普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普常识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