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鄱阳湖水下考古技术能否打破神秘水域魔咒
释义 鄱阳湖水下考古技术能否打破神秘水域魔咒
有中国“百慕大"之称的鄱阳湖老爷庙水域,3月18日举行首次水下考古潜水探摸工作。据介绍,鄱阳湖老爷庙水域潜水探摸项目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注:文化遗产,中文在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保护中心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织,是鄱阳湖老爷庙水域水下文物专项探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樊昌生介绍,此次首次人工水下实地探测是为了确定老爷庙水域是否有沉船,是一艘什么样的船,是哪个年代的船,船里面到底有什么东西……
就此次鄱阳湖老爷庙水域的首次人工水下探摸,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肖发标。
——三个疑问——
鄱阳湖老爷庙水域,中国的“百慕大"?
鄱阳湖老爷庙水域位于江西省都昌[注:都昌县-都昌县位于江西省北部,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北岸,居南昌、九江、景德镇金三角中心地带,南联五水,北通长江,九景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县与星子县之间鄱阳湖区域,全长24公里,宽15公里,是鄱阳湖连接长江出口的狭长水域,有“拒五水一湖于咽喉"之说。湖的东岸有一座庙宇称为老爷庙,这片水域也因此得名。
自古以来,这段水域就是鄱阳湖最为险要之处,水流湍急,恶浪翻滚,让过往航船难以提防,沉船事故常常发生,而且无从打捞,因此被誉为中国的“百慕大",也被称为鄱阳湖的“魔鬼三角区"。
一提到百慕大,人们往往会将其与神秘还有恐惧这些词联系在一起,鄱阳湖老爷庙水域也是如此,自1960年以来的50多年时间里,这里有近100多艘船沉没,有的甚至是2千多吨的大船,仅在1985年8月3日这一天就有13艘船是接连失事,看似风平浪静的湖面确实暗藏杀机。而且以前用过各种方式来打捞残骸,但都捞不到,中国百慕大的名因此而来。
至于沉船的原因科学界至今也没有统一的说法,比较常见的解释是这片水域的水流比较复杂,容易引起漩涡。另外这片区域是江西一个比较大的一个风区,湖面的风力非常大,也容易造成事故。还有一种说法是当地地下磁场非常异常,容易诱发雷电袭击船只。
由于这片水域存在一些大鱼和江豚,有人认为可能是大鱼或江豚掀翻了通过这里的船舶。但这种说法遭到了一些人的否定,因为即使大鱼和江豚可以掀翻一些小型帆船,但它们并不能打翻几十吨甚至上千吨的船舶。也有人猜测,老爷庙水域可能存在湖下溶洞和暗河,当遇到恶劣天气,湖面产生龙卷风导致湖水出现漩涡,正好通过这里的船只就被吸到湖下溶洞或地下暗河中去了。
不过这些说法至今没有得到权威部门的一致认可,或许这次水下的发掘可以为揭开中国百慕大神秘面纱,提供有价值的线索还有证据。
水下考古技术,何以探摸老爷庙水域?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樊昌生介绍,为了揭开这片神秘水域隐藏的水下文化遗产,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从2011年开始,启动鄱阳湖老爷庙水域水下文物的专项探测工作。
2011年7月利用磁法探测技术对这片水域进行了普查,在普查中发现了9个磁异常区,当年10月发现了16个磁异常点,其中12个磁异常点疑似沉船。
2012年8月,又采用浅地层剖面与旁侧声纳探测技术对其中的3个疑似沉船点进行了探测,取得了这3处疑似沉船点的精确位置及其水深、埋深等数据,选择在今年鄱阳湖枯水期进行水下考察。
2013年3月18日,中国首次内陆水域水下考古行动在鄱阳湖老爷庙水域展开。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本次从全国征调了专业水下考古队员,潜水队伍由来自北京[注:北京有着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民国时期,称北平。新中国成立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山东、福建、广东及江西本省的六位专业水下考古队员组成。肖发标说,尽管天气晴好,但鄱阳湖水下温度只有17摄氏度,考古潜水员只能分为两批间隔20分钟,下水对掩埋物进行发掘。
随着水下考古船舶的行驶,考古队很快到达了第一个疑似沉船点,两位水下考古人员换上了潜水服准备下水,而另一组队员则把水泵架在了船头,还在水泵的头部绑上了一定重量的铅块。水下考古人员介绍,因为水下船体有些部位被淤泥盖住了,需要借助水泵的冲力把覆盖在沉船上的淤泥冲掉,绑上铅
随便看

 

科学时代收录了15440条科普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普常识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er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9/21 14: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