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什么是核磁共振成像? |
释义 | 什么是核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MRI)也称核磁共振成像(NMR),是一种非侵入性、非电离诊断技术。MRI可用于检测小肿瘤、血管阻塞和椎间盘损伤。这种成像技术不使用辐射,所以通常用在不适宜使用X射线的地方。大量磁发出的能量透过身体,引发人体内的氢原子产生共振,从而发出微弱的电信号。计算机会接收到这些信号。根据身体部位和器官的健康状态,这些信号也各不相同。形成的图形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供专家解读分析。 磁共振成像与X光扫描的区别在于,大多数X射线无法区分活人与死尸,而磁共振成像可以详细地分辨两者的差异。更具体地说,它能分辨出健康组织与病变组织,比传统的X射线、计算机轴向体层摄影扫描灯等放射照相设备精确得多。1973年左右出现的计算机轴向体层摄影(CAT)扫描仪,实际上是升级版的X射线机。这种设备能够提供的三维影像有局限,因为物体必须保持静止不动。 提出用磁共振成像(MRI)为病人检测肿瘤的人是雷曼德·达马蒂安(Raymond Damadian, 1936—),他在1972年申请专利时提出了这个设想。今天MRI设备的基本成像原理是1973年保罗·劳特巴(Paul Lauterbar, 1929—2007)在《自然》杂志发表文章时提出的。劳特巴与彼得·曼斯菲尔德(Peter Mansfield, 1933—)因核磁共振成像的发明而荣获了200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MRI的主要优势在于,不仅能对软组织(如器官)进行高质量成像,还能以非侵入的方式(不侵入人体)检测生理动态变化。它的缺点在于,并不是每个病人都可以使用MRI。例如,带有植入器、心脏起搏器或金属脑动脉瘤夹的病人就不能使用MRI检查,因为机器的磁力会使人体的体内装置移位,造成伤害。 磁共振成像扫描仪可以在不动用危险的X光的情况下,生成病患人体内的影像 |
随便看 |
|
科学时代收录了15440条科普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普常识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