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为什么大灾后人们的防灾意识提高了
释义 为什么大灾后人们的防灾意识提高了
可以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每当大的灾害发生后,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会普遍提高。这是为什么呢?
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发生7.8级地震,造成了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工业城市的毁灭,97%的地面建筑、55%的生产设备毁坏,死亡24.2万人。对唐山地震的总结发现,造成如此惨烈的后果,地震破坏力大固然是一个方面,但唐山市的房屋不设防,无法抗击地震也是难辞其咎的。推而广之的调查又发现,其实全国的房屋建造都不设防。于是,关于全国房屋建设必须按照抗震设防的要求而建造,就成为了一项规定。
1981年7月10日至14日,四川的岷江、沱江、涪江和嘉陵江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量都超过了300毫米,部分地区6天的降水量甚至超过了400毫米。造成死亡1358人,灾民2000万人,无家可归者113万人,直接经济损失25亿元。与此同时,资中县的鱼溪区尽管一次降雨多达259毫米,但相比雨量较少的周边三个区,其农田受灾面积反而小得多。调查发现,鱼溪区的森林覆盖率近25%,而其他三个区都在2%以下。进一步的统计发现,苍溪县运山公社的森林覆盖率仅为5%,滑坡多达2656处,而该县万安公社的森林覆盖率为25%,结果只有l处滑坡。

很显然,森林覆盖率与自然灾害的结果是相关的。绿色森林截留洪水、延缓洪峰;森林植被稀少,明显地削弱了地面滞洪效能。这场教训让时任四川省委第一书记的谭启龙写下了《从四川洪灾看保护森林发展林业的重要性》一文,其开头就写道:
“……暴雨固然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但洪水来得这样迅猛,涉及的地区如此广大,造成的损失这么严重,究其原因,同长江上游和川中盆地的森林植被遭到人为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恶化是分不开的。”稍后,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发出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规定:“凡是条件具备的地方,年满十一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除老弱病残者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义务植树三至五棵,或者完成相应劳动量的育苗、管护和其他绿化任务。”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许多学校的教学楼倒塌了,造成5000多名孩子的死亡。当年12月,新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其中规定,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
由此可见,灾害固然带来了惨痛的教训,但也让人们吃一堑,长一智,大大提高了防范意识。(高建国)

防灾演习
【微博士】“灾”的繁体字为什么是“災”
甲骨文中“灾”字的字形一般写为即为(川)+(房梁),意指洪水泛滥,冲垮房屋,因而成灾。大禹治水、诺亚方舟的故事,都能充分反映出水灾对于早期人类生活的严重破坏。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化,“灾”字的写法变为了“災”。那是因为,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火,而中国古代的房屋大多由木桩、茅草建成,稍有不慎,房屋就很容易被火焰烧毁。难怪人们总是感叹“水火无情”了。
【微问题】种树多除了降低水灾的危害,还能减轻其他灾害吗?
【关键词】亚洲 灾害 防灾 森林
随便看

 

科学时代收录了15440条科普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普常识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er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12/22 0: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