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为什么刚进入放映中的电影院会看不清座位号
释义 为什么刚进入放映中的电影院会看不清座位号

瞳孔大小随明暗变化
几乎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看电影迟到了,匆匆忙忙地从阳光明媚的室外迈入放映中的影院,眼前突然一片漆黑,走路难免跌跌撞撞,座位号也难以识别,不得不求助于手拿电筒的工作人员。奇怪的是,待你稍坐片刻,周围的一切又变得清晰可见。同一双眼睛,为什么会这般时而迟钝、时而敏锐呢?
这得归因于发生在我们眼球内的一种叫作“暗适应”的现象。所谓暗适应,是指人眼对光的敏感度在光照较弱的环境中逐渐提高的过程。一般情况下,在进入像放映厅这样的暗室几分钟之后,你就能获得相当一部分暗视觉的能力。然而,暗适应的彻底完成,则需要耗费半小时之久。对老年人来讲,这一时间会更长。
多年来,科学家对暗适应产生的机制展开了研究。他们发现,这个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现象,背后的学问大着呢。
眼球的瞳孔是实施暗适应的“急先锋”。这个可以自由开合的小圆孔,在进入暗室后就马上被动员起来,在几秒钟之内迅速扩大,增加进入眼球的光的总量——得到的光多了,眼睛自然可以看得更清楚些。但是,瞳孔对整个暗适应的贡献还是很有限的,充其量能使进光量增加十几倍而已,相对于动辄亮度差异上千倍的明暗环境变化显得微不足道。接下来,就轮到主角——视网膜出场了。
要论对光的敏感度,视网膜内的两类感光细胞中,视杆细胞比视锥细胞强得多,因而被委以在昏暗环境中视物的重任。视杆细胞之所以能感光,依赖于它内部一种叫作“视紫红质”的物质。在明亮处,视紫红质处于分解、失效的状态。所以,刚由明处转入暗处时,视紫红质在视网膜里的“存货量”有限,视杆细胞因此而不能正常工作,难免让人“眼前一黑”。好在这种关键物质可以在暗处逐渐再生。所以,在暗室内稍息片刻后,视紫红质在视杆细胞里重新装备完毕,人们在暗环境中视物的能力也就有所恢复。

视紫红质的分子结构图
不过,最近的研究发现,视紫红质的再生在暗适应中也只起一部分作用,视网膜内由多种细胞所构成的神经网络中发生的细微变化,也许在暗适应中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这个网络里的每个成员各尽其能又同心协力,通过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使我们能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增强暗视的本领。
暗适应看起来是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有时候还会给人带来不便,那它在人类进化中为什么还会被保留下来呢?那是因为,夜空中的星星和正午的太阳所提供的光照强度,有上百亿倍的差异;而我们的眼睛,在任一瞬间能区别的光强变化只是数千倍而已。正因为有类似暗适应这样的功能存在,虽然耗费了些许时间,却保证了我们在漫长的一天中,始终能准确判断外部环境的明暗变化,以及视觉对象的细节特征。
所以,暗适应虽然麻烦,但是我们还是离不开它。(翁史钧)
【微博士】明适应
刚从昏暗的房间走到明亮的室外时,会突然有非常炫目的感觉,也难以看清东西。这个过程刚好和暗适应相反,叫作“明适应”,是视紫红质逐渐分解,视杆细胞“让位”于视锥细胞的过程。不过它的过程远较暗适应短促,数分钟内就可以完成。
随便看

 

科学时代收录了15440条科普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普常识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er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12/22 9:2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