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水族有哪些礼仪和禁忌
释义 水族有哪些礼仪和禁忌
水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和传统文字,水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侗台)语支,水族古文字体系保留着图画文字、象形文字、抽象文字兼容的特色,那么水族有哪些特色礼仪文化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族的礼节介绍,希望你会喜欢!
水族的礼节介绍
待客礼节,水族重酒、重烟而轻茶。
客人来到,要尽力招待,一般客人待以荤菜,重要的亲友杀鸡鸭招待,贵宾则杀小猪款待。入席之后,先用筷子蘸一滴酒点在桌子上,表示先敬奉祖宗与神灵,然后再享用。以鸡头、鸭头敬客,是水族重要的礼节。
交杯酒、肝胆酒是待客敬酒难得的礼仪。水族待客以酒为贵,并有“客人不醉不罢休"的不成文规矩。水族喝交杯酒形式特殊,让席间所有饮者联臂举杯,右手端着自己酒杯向右侧的饮者伸去,而左手则接过左侧饮者递来的杯子,使席间形成一个封闭圆圈的互饮形式。通常由长者、尊者或客人先饮,其余的人则高呼三声“耶--"的祝贺声助兴。
杀猪待客通常有肝胆酒的礼仪,就是将附着苦胆的整叶猪肝,用火子烧结胆管口,煮熟后一道供祭。饮用时,把胆汁注入酒里。肝胆酒表示主人真心诚意待客,象征肝胆相照、苦乐与共。加上苦胆有清火明目、降低血压和帮助消化的功效,适量饮服肝胆酒对身体有裨益。
外嫁的女子回娘家来省亲,当其返回郎家时,家族邻里或以彩色糯米饭、或以粽子赠与,往往还附上一只鸡鸭膀腿、或一块熟的猪肉、或几条炕鱼、几块煎炸豆腐。这些礼仪既表示亲近,又加深情感的联络。
水族重糯食,一挑挑的摘糯谷穗(亦称米廉、谷廉)是婚丧起造的重要礼品
水族的习俗
生产
水族地区的农业生产,建立在小家庭的基础之上,生产工具主要有:犁、耙、钉耙、耥耙、秧耙、踏犁(步犁)、笃撬、薅锄、挖锄、铲锄、手锄、斧头、柴刀、镰刀、锯镰、摘刀、谷桶、木锤、铁锤、水碾、舂碓、扁担、扦担、凿子、推刨、锯子、梭镖、弓箭、铁夹、鸟枪、火炮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摘刀、踏犁(步犁)。摘刀,主要用于采摘糯稻、红稗及喂牛的芭茅草。采摘时,右手持刀,一次一穗或一刀一根把采摘的物品摘下,然后结束成把,以便于搬运或晾晒。踏犁,适合于山区深翻土地,既省力而又不踩板泥土,颇受农户欢迎。农活,一般入冬之前挖泡冬田、翻稻茬田,让冰雪扎松土壤及杀死虫害。入冬之后,抓紧割草积肥。快开春时,就准备修整水塘、水渠、水沟。在古代,山区梯田的开发,大多利用冬季农闲时节进行。
水族种植水稻有悠久历史,形成众多十分浓厚的稻作相关习俗。水族历法以稻作物候为依据,水族的卯节与端节,就是因稻作种植与收割而形成的盛大年节。过去,人们认为在稻作生产关键阶段,博得稻神欢心才能获取稻作丰收,因此从浸种、撒秧、栽秧到吃新收割每个关键阶段,往往要依据水书择吉行事。开秧门之前,将两把稻秧带到家中以鱼肉酒饭供祭,请盛装的年轻媳妇主祭,喃喃祈求神灵保佑稻作丰产:“别人的稻谷用摘刀采摘,我家的稻谷用斧头砍。斧头砍根桩,摘刀摘尖稍……"。然后,由这位媳妇带着秧苗先下田栽几行之后,盛装待命的其他妇女才纷纷下田劳作。开秧门仪式,既是对稻神的尊重,又是运用相似律的巫术原理,让少妇旺盛的生殖力转嫁到禾稻上,祈求获得更大的丰产。
水族崇拜鱼,鱼是大多数水族地区的图腾崇拜物。水塘养鱼、稻田养鱼是水族地区的重要技能与特色,人们运用田鱼产卵和用稻草团分卵繁殖的技能,掌握洪水及野兽对渔业危害的方法,使鱼稻获得双丰收。所以,饭稻羹鱼成为水族的传统习俗[1]。
节日
水族的岁时节日有20多个,如端节(借端、吃端)、卯节(借卯)、额节(借额)、苏宁喜(借宁喜)、敬霞节(敬霞、拜霞)、春节(借荐)、清明节(挂青、挂社)、端午节(借王)、铜鼓节、洗澡节(六月六)、黄饭节、花椒节、二月二祭白龙、三月祭龙节、六月祭土地、六月祭山神、七月半、七月接送老祖、中秋节、重阳节、十月舂牛粑、拜庙(拜菩萨、拜哥善、拜善)、宇魉(韵娘)、吃新节(借咬里、借熬利)等等。
端节,是水族最隆重的节日,水族人把这个节日当成汉族的春节一样来过。端节,水语称“借端",意为吃端,是新年开端、辞旧迎新、庆贺丰收、祭祀祖先、聚会亲友的年节。2006年,“水族端节"、“水族卯节",分别被列为国家级、贵州省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节是水族过节范围最广、人数最多、历时最长、批次最多的节日,被誉为水族最盛大的年节,也属世界上历时最长、批次最多的年节。端节在水历年终12月及新年正月期间过节,对应阴历八九月,正是桂花飘香,稻谷成熟时候。古华夏称新年正月为端月,端月的第一天称端日,水族至今依旧如此称呼。端节祭祖要忌荤,以鱼为至珍祭品,鱼包韭菜是传统的供馔。祭祖除了丰厚食品之外,还将锄犁和镰刀等生产工具摆上,借以启迪后裔继往开来,靠劳动去开拓幸福。
水族端节属古代稻作物候的部落庆典遗风。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年:“谷熟也。"谷熟庆典曰过年。水族的水历,以及盛大的端节,准确诠释汉字“年"的本义。端节以亥日为主干推算节期,古代分九批,现在分七批按地域或氏族村寨轮流过节,其间还有地支午日、未日、酉日过节的。端节首尾间隔,一般年成历时50余天,闰年为60余天。首批端节,从都匀市套头地区开始,后面六批端节轮到三都县、独山、荔波、榕江、丹寨、雷山等县的水族。过端阶段,村村寨寨敲击铜鼓皮鼓,吹笙唱歌,彻夜不绝,终月不止,亲友和周边民族来走访祝贺,水族山乡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之中。端节赛马是水族先民在发祥地的征战遗风,逐步演化成为重大的群众性娱乐活动,也是南方民族独有的习俗。赛马在约定的“端坡"上举行。穿着节日盛装的男女老幼从四面八方聚集这里。当跑道主祭人拔掉草标,高呼“开端、开年、开道"之后,众骑手扬鞭奋蹄,竞相奔驰,一片欢腾。“端坡"上还有文艺节目演出,有各种商品出售,成为人们情感和物质交流的盛会之地。
额节,意为吃额,是荔波县永康、拉交地区水族的年节,除了没有跑马活动之外,过节的时段与内涵与端节相似。
卯节,水语称“借卯",义为吃卯,在夏收夏种结束之后的水历9~10月间(对应阴历5、6月)分四批过节,是预祝稻作丰收与人口增殖的重大年节之一。头三批分布在荔波县的水利、洞托、水浦等地。最盛大的第四批卯节是三都县九阡镇、荔波县永康等地关尾。节期在《水书》中被认为是“绿色生命最旺盛的时节"。卯节,以地支卯日为节期,并以辛卯日为上吉,以丁亥日为至凶,担心旱象严重影响收成。以祭祖、祭祀稻秧、祈雨、对歌为主要内容,是祈求稻作丰产和人口增殖的传统年节。三都县水各村的卯节、卯坡,已作为重要的旅游文化开发。
苏宁喜节,水语音译,义为水历四月丑日节,水历四月对应阴历腊月,源于对生母娘娘祭祀的古节,被誉为水族的妇幼节,是贵州省三都县和勇村板孔、吉勇及相邻的独山县火寨等地的年节。节日期间,人们互相走访庆贺,而娃儿们却别有一番乐趣,他们提着特制的小提篼,结队挨家逐户去讨吉利的年饭。受到人们的热情地接待,给每人散发彩色糯饭、肉块、豆腐干及红鸡蛋等。
铜鼓节,是居住在都匀市基场、阳和两乡的水族,于清明节后第一个卯日在陈蒙坡丫口寨欢度的节日。相传先祖迁来时,部落斗争频繁,虎豹成群,经过努力解除了灾害。各村寨聚会商定,从此于清明过后卯日这一天聚会陈蒙坡欢庆胜利,相因成节。此外,还有独山县羊场地区农历六月六日在温泉过的洗澡节,三都、荔波等地传存敬雨水神的古朴“霞节"等。云南富源县古敢乡水族的节日还有二月二祭白龙(中和节,或称祭小白龙)、三月祭龙节(地支巳日过节,是古代上巳节的遗风)、六月祭土地、六月祭山神等。祈求风调雨顺,年岁丰稔,村寨平安。
水族的饮食
水族以大米为主食,喜爱糯食,此外,水族还种植一些小麦、包谷、小米、红稗、红薯及饭豆等杂粮作辅助粮。水族农民不善种菜,因而蔬菜品种比较单调,青菜、广菜及大叶韭菜是最常见的蔬菜。水族比较重视养殖业和渔业,因此,各种牲畜禽及水产品为水族生活提供了必需的肉类食物。水族酸汤极有特色,有辣酸(辣椒制成)、毛辣酸(西红柿制成)、鱼酸(鱼虾制成)、臭酸(猪、牛骨熬制而成)等多种。其中以辣酸为最常用。辣酸用新鲜红辣椒加工制成。其制作方法是:将新鲜红辣椒淘洗干净,加水用磨子磨成浆,加入大量甜酒(或糯米稀饭),放入泡菜坛中密封,经发酵,即成美味酸汤。食用时,把白菜、青菜、嫩竹笋、大叶韭菜、广菜等各种蔬菜煮熟,舀适当酸放入,煮开即可。以糊辣椒面、盐巴并舀一点菜汤调成蘸水,吃菜时要就着蘸水吃,其味鲜美,极为开胃。极少有炒菜,一年四季都吃“火锅",一大锅酸汤加蘸水几乎就是每日不变的菜肴。即使偶有豆腐、肉或鱼,也习惯加入菜中,煮成一锅沾蘸水吃。水族喜爱喝酒,家家都会烤制米酒。逢年节、庆典或亲朋来访,都离不开以酒待客。水族的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水族好客有着悠久传统,轮流过端就是热情好客的文化表露。
随便看

 

科学时代收录了15440条科普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普常识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er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12/22 3: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