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井陉之战的背景是什么
释义 井陉之战的背景是什么
公元前204年刘邦为了扩大领土统一全国,派遣以韩信为首领的汉军展开了一系列的征战。井陉之战便是其中的一仗,那么此战的背景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井陉之战的背景是什么,希望大家喜欢!
井陉之战背景
井陉之战背景是这样的,公元前205年的时候,在彭城项羽击败了刘邦,诸侯们原本觉得汉军势力比较强大而选择投靠了刘邦,这会儿看到刘邦战败了,诸侯们就慌了神,态度发生了大转变都开始保持中立了,这样就严重威胁了汉军的侧翼力量。局面对于刘邦越来越不利了,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他听取了张良的建议,把战略方针调整为正面坚守,左右侧翼同发展,最后在敌方后面进行侵袭。
此后刘邦派遣以韩信为首的汉军重新开辟了北方的战场,并逐渐消灭了黄河北面的叛变势力,开始向楚国军队的侧面和北面发展了。井陉之战背景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当时黄河以北地区有三个叛变割据势力,分别是代、赵、燕,刘邦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就必须先消灭这三个绊路虎,消灭了他们才能进一步攻进楚国的核心,这样就达到了孤立项羽的目的。
于是韩信从这些叛变诸侯的弱点开始下手,诸侯们太过于自保了,只想着保护好自己的根据地,根本就不管别人的死活,韩信向刘邦汇报后就开始进一步征战北方战场了。韩信率领军队先是消灭了代,又消灭了赵和燕,还向东击败了田齐,向南决断了楚国军队的军粮道路。刘邦又批准韩信对楚国军队采取侧翼攻击的迂回战术,直到在荥阳两队成功会师,完成了缜密的作战计划,这些都构成了井陉之战背景。
井陉之战兵力对比
在刘邦统一全国的战争中,最富有盛名的就是井陉之战,这是一场发生在公元前204年的战役。韩信是在获得刘邦的允许后,为了进一步击垮项羽在国内的割据势力,在井陉口一带和赵军交战,最终以少胜多获得了战争的胜利。
井陉之战兵力对比是很明显的,在这次战役里韩信率领的汉军才不到3万,完全是处于劣势的一方,他采用了背水一战来列阵,抽出2千精兵去偷袭赵军的后方大营。赵军被韩信的背水一战所迷惑,倾巢出动去追击,哪知大营被突袭,结果是腹背受敌,导致全军覆没的下场。要知道这场战役里,赵军可是宣称自己有20万兵力的,韩信的作战有方斩获了赵军的主帅陈余,还活捉了赵王歇,击垮了项羽分封的赵国,为刘邦统一全国创造了很有利的条件。
井陉之战兵力对比虽然很悬殊,但是韩信采用的战术蛊惑了赵军的军心,也让这场战争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巧妙用兵的著名战例。史料记载,攻方韩军只有韩信一名将领,精兵也就1万余人,守方赵军的将领有赵王歇还有赵军的统帅成安君陈余,投入的兵力有20万,只可惜赵军虽然兵力充足,可是统帅无能,不能识破韩信布阵的具体意图,仗着自己作战人数多,掉以轻心没能留有精兵守护大本营,给了韩信精兵突袭的机会,导致赵军败的一塌涂地。
井陉之战取胜原因
说到韩信就会提到井陉之战,关于这场战争历来就有无数史学研究者各抒己见,基本上都说井陉之战取胜原因是韩信的背水一战对提升士气有莫大的作用。
韩信在这场战争中采用的背水一战的确有不可否认的关键作用,成功激发了汉军的斗争意识,使得汉军在明知敌众我寡的战局下,也能够持续坚持作战,构成了井陉之战取胜原因之一。但是,更重要的一点是当时韩信率领的汉军所处的地理位置还是很优越的。韩信自小熟读兵法,对兵力布阵很有研究,他就是看到了当时的井陉口外有一条井陉水和绵蔓水,两条河的流向正好是呈对角交汇的,韩信就决定把士兵布阵在这两个河流之间,将汉军的正面力量朝向了赵军的大营所在地东南方向。这样的布阵最能扬长避短了,最大发挥了汉军的战斗力,因为不用顾忌自己军队的左右两侧以及后面被偷袭了。
韩信率领将士主动进攻赵军,赵军可是投入了全部兵力,号称20万大军十万余战马,却只能在两条河流之间的狭窄地方交战。韩信假装自己兵力不足,向后撤退,赵军肯定会穷追不舍。此时,赵军的大营就无人防守了,汉军预留的两千精兵就顺利突袭,攻占下赵军的大营,换上汉军的旗帜。到这个时候,赵军就是腹背受敌了,军心开始混乱,韩信杀了个回马枪,成功歼灭了赵军,这也是井陉之战取胜原因。
随便看

 

科学时代收录了15440条科普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普常识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er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12/22 1: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