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地震后,对自然“灾害"的思考 |
释义 | 地震后,对自然“灾害"的思考 作者的话 这不,九寨沟又震起来了。我的这一根神经又被触动了,我又想起此文。现在看来,此文于今日发排亦为时不晚吧…… 山崩地裂! 还是山崩地裂…… 山崩地裂,这个在我的印象中似乎还很抽象的四字成语、抑或是一个概念性的形容词藻,今天在我们面前成了眼睁睁的现实! 山崩地裂,曾几何时还仅仅是出现在美国科幻、灾难电影(大片)中那一幕幕怵目惊心的画面,如今却活生生展现在我们面前! 山崩地裂,还是山崩地裂! 山崩地裂,这个提及它就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而你、我、他谁也不曾想、谁也不敢去想的事情,现在顷刻间降临于我们眼前,使我们不得不承认——山崩地裂,乃真实也! 山崩地裂,还是山崩地裂! 此时我身不在汶川震区,而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我也没能和已赴灾区“前线"的我的同行们并肩战斗……但是,我并不感到有多大的遗憾,因为我确信:此次地动山摇、山崩地裂是真实的!仅此一点我就足矣。 ………… 诚然。这次汶川8.0级大地震所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创伤令我和所有共和国的公民一样倍感哀痛;那一幕幕以血肉之躯挽救血肉之躯的场面,同样使我潸然泪下;国家主席、政府总理亲临灾难现场的那泪与灾民同流的时刻和激励人们抗震救灾的话语——“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也令我怦然心动、无比震撼!……然而,作为一名从事科技新闻采编的工作者,在悲痛之余,在震撼之外,我更愿意从科学的、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大系统去思考有关这次汶川的大地震。更何况,地震本身正是我们这个自然科学大系统里的一件事情! 地震,它与我们这个星球上的所有的自然现象诸如刮风下雨、四季轮回、日升日落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就其自身而言并无所谓“灾难(因为地震对我们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危害,所以我们说其为灾害)"之谈,只不过:地震是一种独特的地质现象而已! 我想告慰大家的是: 在我们这个星球上—— 地震,从来就不是与我们人类共生共存的; 地震,恰恰是与我们这个星球共生共存的; 地震,将与日月星辰同在! 有朝一日,我们人类在这个星球上消失了,地震依然会在这个星球上发生…… 地震,是大自然的“宠儿",正是这个“宠儿"为我们这个星球立下了“卓著的功勋",请看—— 山川秀丽,峰峦叠翠; 奇花异草,巨树参天; 芸芸众生,千姿百态。 ………… 啊哈,大自然似乎给我们人类开了一个大玩笑:中国的国宝——大熊猫(生存于秦岭山脉这一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中),让国人引以为自豪的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山峰,还有长江、黄河,她们的形成与发展无不是地震——长期地质运动的结果。而这次8.0级大地震的发源地的四川省境内包括汶川地区、九寨沟等地区那叫人流连忘返的秀丽山川美景也正是地震造成的! ………… 是啊,大自然就是这般无奈!在为我们人类造就了那一幕幕赏心悦目的美景的同时,又给我们人类带来了那一桩桩刻骨铭心的灾难! 我们人类似乎进入了一个“两难"境地:我们到底是该赞美大自然呐,还是要诅咒大自然?! 没错,大自然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正是:“既可爱又可恨!" 你可别忘了,我们人类也是大自然的产物,我们人类也是大自然中的一员!在大自然(可以认为是整个宇宙)及我们这个星球的发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人类是多么渺小呵,我们人类的发展历史又是如此的短暂!既然: 我们人类无法左右支配大自然; 我们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显得如此弱小; 我们人类现有的能力还难以随时随刻摸准大自然的脉搏…… 那么,我们人类何不接受这样的现实,与大自然彻底融地为一体:山蹦地裂何所惧,地动山摇又何妨! 无可奈何,该死的“测不准原理" “为什么我们不能准确地测报地震的来临?!"有人质问。 而真对这次汶川大地震,甚至有国人抱怨中国的国家地震局说:“地震局是干什么吃的!"类似的不怎么客气、乃至近乎于谩骂的声音不绝于耳。在这里,我要大胆地为我们的地震局打个抱不平:测不准地震这个事,还真不怨人家地震局! “那你说怨谁?!"。 我说:“怨大自然!" 无可奈何。这个大自然呵,总好同我们人类开玩笑。只不过,这个玩笑有时开得有些过火而已,令我们人类难以接受罢了。 这不是,我也不知道我是从哪个“故纸堆"里突然翻出来了一个什么著名的物理学定律,就是那个叫做什么“测不准原理"的、还是一个叫什么海森堡(维尔纳·海森堡,德国著名物理学家,1901—1976年)的德国人发现的那个该死的定律! 要想知道什么是“测不准原理",我们先得搞清出——什么叫“测准了"? 当你深信你精确地了解到某种物体的某种性质时,那么,不管你得到的数据怎么样,你都确信它没有问题。 但是,你怎样才能了解到那个物体的某种性质呢?无论你用什么方法,你都必定要同那个物体发生相互作用。你必须把它称一称,看看它有多重;或者把它敲一敲,看看它的硬度有多大;再不然,你就得一直盯着它,看看它在什么地方。而这时就必然会有相互作用,不过这些相互作用是比较缓和的。 这种相互作用总是会给你所力求测定的那种物体性质本身带来一些变化。换句话说,在了解某种事物的时侯,我们会由于了解它那个动作本身而使那种事物发生改变。因此,归根结底,你根本没有精确地了解到这种事物。 举个例子吧。假定你想测量出大澡盆中热水的温度,你会把一根温度计放入水中,对水的温度进行测量。可是温度计是凉的,它放入水中就会使水的温度稍稍降低。这时,你仍然可以得到热水温度的很好的近似值,但是它不会精确到一万亿分之一度。温度计已经改变了它所要测量的那个温度,而这种变化几乎是无法测出来的。 再举个例子,假定你想测量汽车轮胎中的空气压力,你就要让轮胎逸出小量的空气来推动压力表的活塞。但是,有空气逸出这个事实就说明,空气的压力已经由于测量它这一动作而稍稍降低了。 有没有可能发明一种非常微小、非常灵敏,而又不直接同所要测量的性质发生关系的测量器件和方法,因而也就根本不会给所要测量的性质带来丝毫变化呢? 德国物理学家维尔纳·海森堡在上个世纪的1927年就断言说,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一个测量器件只能小到这种程度:它可以小到同一个亚原子(比原子更小的粒子,例如:原子核、电子、质子、中子、夸克等等)粒子一样小,但却不能小于亚原子粒子;它所使用的能量可以小到等于一个能量子,但再小就不行了。然而,只要有一个粒子和一个能量子就已经足以带来一定的变化了。即使你只不过为了看到某种东西而瞧它,你也得靠从这个物体上弹回来的光子才能看到它,而这就已经使它发生变化了。 这样的变化是极其微小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把它们忽略掉,而且我们也正是这样做的——但是,这种变化仍然存在。不过,要是你所碰到的是极其微小的物体,这时就连极其微小的变化也显得挺大,那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例如,如果你想要说出某个电子的位置,那么,为了“看到"这个电子,你就得让一个光量子(更可能是一个γ射线光子)从它上面弹回来。这样一来,那个光子就会使电子的位置发生变化。 海森堡这小子还成功地证明了,我们不可能设想出任何一种办法,把任何一种物体的位置和动量两者同时精确地测量下来。你把位置测定得越准确,你所能测得的动量就越不准确,你测得的动量越准确,你所能测定的位置就越不准确。这就是“测不准原理"。要准确预报地震,并使其具有实际意义,那么我们至少要准确测出有关地震的3个因素,即:地点(地理位置)、震级(显然包含有动量或动能的问题)和时间(显然含有速度或速率问题)。此3个因素,缺一不可!而根据“测不准原理(动量和位置,仅2个因素)",这是我们人类不可能做到的!在这里,我特别要指出的是,“科学的预测与推断"和“准确的预知"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事情!前者多具理论性或哲理性,即我们常说的“理性",反而具有高度的确定性;后者则多具欺骗(术)与荒谬,即我们决不能与之同流合污的巫术! “测不准原理"还指出,我们的大宇宙具有某种“微粒性"。我们搞报纸的人有时会有这样的经历,你要是尽力想把报纸上的图片(在电脑中亦如此)放大,最后,你就会把它放大到这样一个程度:你会看到许多细小的颗粒或是斑点,而根本看不到图像的细部结构。如果你想细致地观察宇宙,你也会碰到同样的情况。 难道,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相对于大宇宙来说不是一个“微粒"吗! 同理:地震既然是我们这个大宇宙当中一桩事情,那么在地震的孕育过程中当然是具有“微粒性"的了; 又同理:就连“天气预报"这个事儿,我们也常常是测不准,这事儿当然也不能怨人家气象局了; 再同理: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人类所具有的能力还是无法准确地预测未来的! 难道,有谁能预测出2020年3月2日凌晨1:00(正子时。对不起,此时正是作者的生日),北纬x度、西经y度、N公里深处的大西洋底会发生里氏震级为8.9级的大地震吗!? 亦真亦幻,梦境终能成为现实…… 不知你是否已经注意到了一件事:还是在汶川大地震之前抑或是更早的一些时日里,在中国北京的街头突然冒出了一些个蓝底白字、制作还挺精美的指示牌子,上面写着“应急避难场所"几个大字! 一家名为“曙光救灾教育公园"的公益设施不久前在北京紫竹桥西路旁落成并已正式投入使用了。而这里面的设施似乎更为完善一些:应急指挥所,应急医疗救护,应急物资供应,应急棚宿区,应急灭火器及应急厕所等“应有尽有",凡是打“应急"字头的设施好像都占全了!这个曙光救灾公园可以紧急疏散人口13.5万人/次,而公园地下那个3900立方米物资供应库和地面上的棚宿区可同时能让50000人在公园里生活两个月! 公园的一位管理者对我说,平时这里是休闲场所,一旦发生什么不测,这里就成了很好的避难之地…… 目前北京类似的应急避难场所已有近30家! 其实,我们人类活到今天,忽然认识到“世界上居然还有我们无法了解的事情"的时候,这不能说是我们人类的无能,而恰恰是证明了我们人类的进步——至少是人类认识世界水平上的一次飞跃! 然而,无论人类怎样“飞跃",灾难总是不期而至,特别是自然灾害,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情! 昨天,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被压迫的人民一道,饱受“人祸"—战争的磨难;今天,战争的硝烟似乎早已淡淡地散尽了;明天,我们人类将面临着各类越来越逼近的“天灾"—自然灾害的侵犯! 曾经上演过的那些个美国灾难(自然灾害)、科幻恐怖大片儿,那一幕幕令人毛骨悚然的惊险画面又在我的眼前晃来晃去: 《山崩地裂》(火山爆发),人们惊恐的面容和撕心裂肺的喊叫声交织成一片; 《龙卷风》(龙卷风是一种强烈的、小范围的空气涡旋,是在极不稳定天气下由空气强烈对流运动而产生的,由雷暴云底伸展至地面的漏斗状云(龙卷)产生的强烈的旋风,其风力可达12级以上,最大可达100米每秒以上,一般伴有雷雨,有时也伴有冰雹),龙卷风中心区的涡流把个大骡子、大马的、还有一只大黄牛,噢,你看那辆大汽车也被卷上了天空! ………… 就在几天前,我又看了一部美国灾难大片:《蚂蚁的袭击》。故事说的是:昆虫学专家詹姆斯·康拉德在洛杉矶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工作。他来到了偏僻的阿拉斯加寻找片刻的安宁。他本想在这其间不再思考任何关于昆虫的问题,但是事与愿违,他卷入了一场灾难。他所面临的是他见过的最可怕的昆虫——蚂蚁! 除了蚂蚁之外,还有蝗虫,就是那个有翅膀、会扑棱棱飞翔的“蚂蚱"!飞过之后,田地里是一片狼藉,所剩粮食无几,乃至颗粒无收!好惨!更糟糕的是,这些蝗虫对人类发明制造的、试图杀灭它们的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这些蝗虫还把这种“抗药性基因"传给了它们的下一代,而这种蝗虫同样能袭击我们人类! ………… 不必再说下去了,你可以尽情发挥你的“聪明才智"而尽情地想象下去吧,只要别把自己吓着就行! 一个仲夏的早晨,我一觉醒来,眼望窗外,忽然看到了一派冰天雪地的景象,本应该是绿色的树枝上挂满了晶莹剔透的冰凌!不知怎的,这仙境一般的人间美景没能令我欢喜兴奋,反而让我恐惧起来,我不禁“啊!"的一声惊叫,从床上坐起。哦,原来是一场“噩梦",不禁一身冷汗! 我料想—— 终究有一天, 我的这个梦境会成为现实…… |
随便看 |
|
科学时代收录了15440条科普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普常识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