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断块构造应力场 |
释义 | 断块构造应力场 tectonicstressfieldoffaultblock模拟实验和野外观测的结果表明,在南北向挤压应力作用下,先产生北北东和北北西X型剪切断裂系统。随后进一步迁就原有的X型剪切断裂而发展为近南北向(经向)锯齿状断裂。在亚洲大陆向东仰冲和太平洋向西俯冲的东西向压力作用下,则产生北东东和北西西向X型剪切断裂,迁就它们而产生近东西向(纬向)锯齿状断裂,近南北的张性断裂转变为挤压性断裂,即经向构造带。中国中、新生代地壳(地应力状态和构造形变特性)分为东、西两个区,两区的分界是横断山至六盘山—贺兰山。西部相当于挤压隆起区(复背斜),表现为北东东—北西西断裂带所切成的长轴近东西向的近似菱形断块;东部相当于拉张凹陷区(复向斜),表现出北北东—北北西断裂带所切成的长轴近南北的近似菱形断块,两者分界的近南北向构造带可视为剪切挤压和剪切拉张带。在这种应力条件下,导致西部地区构造运动(印支—燕山—喜马拉雅期)由北向南逐渐变新,引起古地中海部分在西藏南部与印度断块发生拼合,这与较刚硬的塔里木和印度断块相向运动有关,在西藏地区挤压最强,表现为扇状山体(fanshapedorogen)的块状隆起。在西部地区,古生代及其以前的断裂活动仍在继续并表现为断块的升降运动,形成次一级的断裂和褶皱带,主要断裂系统是北西西与北东东的X型断裂,及近东西向构造带。在东部地区,构造运动以及岩浆活动大致有从西向东逐渐变新的特征,以西太平洋和印尼岛弧的外海作为自由边界。中国大陆有向太平洋作不均一的蠕散的趋势。同时也相应的形成了北北东(至北东)及北北西(至北西)的X型剪切断裂系统和近南北向的张性大陆裂谷、边缘海盆地和岛弧。这一应力场可能是地球形成以来,由于热力和引力作用引起的地球自转和公转速率的变化所产生的,根据模拟实验和野外观测,地表断裂常与地下断裂活动不一致,在层间滑动面(中和面)以上和以下的应力场是不同的。中国东部大致相当于向斜,西部相当于背斜。前者地表断裂为北北东—北北西向,后者则为北东东—北西西向,而中和面以下则恰好相反。东部地震活动多沿北东东—北西西向,西部地震活动多沿北北东—北北西向可能就是这个道理。 |
随便看 |
|
科学时代收录了15440条科普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普常识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