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航天员在太空如何“行走” |
释义 | 航天员在太空如何“行走” 太空行走是出舱活动的通俗说法,指航天员离开载人航天器,进入开放的太空进行活动。航天员在轨道上安装大型设备、进行科学实验、释放卫星、检查和维修航天器,都要通过太空行走来进行。美国人曾经通过太空行走修复了“天空实验室”、“太阳峰年”卫星和“哈勃”太空望远镜。苏联航天员则通过太空行走修复过“礼炮号”空间站,组装并维修了“和平号”空间站。“国际空间站”也是通过航天员进行多次出舱活动,在轨组装完成的。 那航天员在太空是如何“行走”的呢?航天员进行太空行走主要有两种方式:脐带式和自由式。采用脐带式进行太空行走,航天员基本是在用手抓住航天器外面的扶手进行挪动,更像是在“爬”,或者是在“飘”。而用自由式太空行走的航天员,则更像是在太空中“飞”。航天员在月球等其他天体上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也是一种太空行走,这才更像在“走”。 顾名思义,脐带式太空行走就是航天员通过一根“脐带”与航天器相连,进行出舱活动。航天员所需要的氧气、压力、电源和通信等都是通过“脐带”由航天器提供的。为了避免缠绕,“脐带”长度一般不超过5米。所以,航天员只能在航天器附近活动。 采用自由式太空行走,航天员通过背负的载人机动装置可以在太空自由飞行。载人机动装置就像一个背包,由压缩氮气箱、供气系统、喷气推力器、电子控制设备、温度控制装置和蓄电池等组成。它以高压氮气作为飞行动力,使航天员可以到距离航天器100米远的地方活动。航天员可以通过载人机动装置左右机械手臂上的控制器,控制高压氮气从安装在不同部位的喷管喷出,从而控制飞行姿态和速度。(庞之浩) 航天员进行太空行走(脐带式) 【微博士】太空行走的纪录 1965年3月,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进行了人类第一次太空行走,他采用的是脐带式。1984年2月,美国航天员麦克坎德利斯和斯图尔特使用载人机动装置,进行了第一次自由式太空行走。俄罗斯的索络维约夫保持了人类太空行走次数最多和累计时间最长的纪录。他总共进行过16次太空行走,在太空停留时间总共为77小时41分钟。而在一次太空行走中,在太空停留时间最长的是美国航天员赫尔姆斯和沃斯。他们于2001年3月创造了在太空停留8小时56分钟的纪录。 【微博士】航天员翟志刚 翟志刚,黑龙江龙江县人,1966年10月出生,原空军飞行试训中心飞行教员,一级飞行员。1998年1月,入选中国首批航天员。2008年9月,执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圆满完成中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2008年获“航天英雄”荣誉称号和“航天功勋奖章”。 【微问题】太空作业的航天员边上常有巨型的机械臂,它是干什么的? 【关键词】航天员 出舱活动 |
随便看 |
|
科学时代收录了15440条科普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普常识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