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中国航母续航 |
释义 | 中国航母续航 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首先是制度改革释放了体制内外的经济活力,其次是广袤廉价的劳动力助力了中国工业化,最后是开放带来的全球化红利。但中国国内也承受了多重转型下的社会变迁冲击,蛋糕做大之后,如何切分蛋糕成为另一个严峻问题。 中共十八大闭幕刚刚6天,11月21日,在北京中南海召开了“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强调。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 过去10年,可谓中国经济规模急剧扩张的10年。期间,GDP年均增速超过10%,且总量经济规模跃居世界第二。有专家预言,到2020年中国经济规模将可能超越美国。 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首先是制度改革释放了体制内外的经济活力,其次是广袤廉价的劳动力助力了中国工业化。最后是开放带来的全球化红利。但中国国内也承受了多重转型下的社会变迁冲击,蛋糕做大之后,如何切分蛋糕成为另一个严峻问题。 人人皆知,中国社会当前的发展模式是不平衡的,是不能持久的。首先是城乡不平衡,收入分配体制与之密切相关。这里既涉及户籍制度改革,又涉及土地管理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改革等问题,还遇到了垄断企业和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 如何才能破解这种制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李克强提醒大家,改革目前已进入攻坚区、深水区,下一步的改革,不仅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更多方面的改革是要打破固有利益格局,调整利益预期。这既需要政治勇气和胆识,同时还需要智慧和系统的知识。要善于在利益增量上做文章,在利益预期上做调整,同时稳妥推进存量利益的优化,调整改变预期利益,更加注重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使所有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应有利益。 李克强毕业于北大法律系,这与以往第一代工农出身和第二代理工科背景的领导干部不同。一般认为,理工科背景出身的优势在于执行的效率,人文社科背景出身的优势在于注重分析探讨决策的合理性与恰切性。前者重视术,后者更着眼道。 中国社会将遇到哪些挑战? 01 不会轻易放松货币供给 9月经济数据发生了变化,其中两个显著特征是出口大幅增长,同时固定资产投资恢复,导致工业企业利润恢复正增长,带动企业补充库存。出口和投资是中国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增长的两大动力。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贸易总量下降,这让中国依靠出口并由此带动投资的增长模式受到打击,在世界经济“再平衡"过程中,中国经济也被动地开始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型。 调整和转型的核心就是减少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通过扩大消费来带动增长,这种调整使中国经济事实上进入一个长周期调整过程,并使总量增速下降到中速区间。这种调整在初期必然导致经济下滑速度过快,前7个月中国经济下滑超出市场预期,中国政府又再拾鼓励出口和加大政府投资的刺激手段,并最终促成宏观经济在9月触底企稳。 依靠投资拉动增长既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也是政府惯用的经济管理手段。在中央政府放松投资管制后,地方政府即出台数十万亿投资计划,这反映出地方政府的GDP崇拜,也表明地方政府期望在增长中获取更多利益。在管制经济条件下,投资实际是行政手段配置资源,这也为官员提供了最好的寻租机会。 因此,如何平衡短期刺激与长期调整的关系,不仅是宏观政策选择问题,更体现着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 02 房地产的繁荣似乎走到了尽头 中国经济近30年发展得非常快,根本原因是城市化、工业化使得经济发展的分工水平不断加深,规模经济最终使经济蛋糕越做越大。近10多年来的经济快速增长,虽然得益于土地城市化模式,但也产生了收入分配不公平,社会不稳定与环境代价大等弊端。这是一种饮鸩止渴式的增长模式。 当前最主要的矛盾是土地的稀缺性。随着经济蛋糕做大,对稀缺的土地要素会产生较大的需求,地理位置决定经济发达地区的土地价格会越来越高。农民工流到城市里,本应在经济蛋糕做大后产生的土地增值中分得一杯羹,但现实情况是,由于没有住房,相当一部分流动人口以蜗居、群租、居住在城中村等方式来解决住房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收入分配不公的矛盾容易集中爆发。 土地城市化维持的超额投资对地方GDP的贡献非常大。要维持地方GDP的持续增长,只有不断地进行新一轮的征地,新一轮拍卖、新一轮的土地融资,再进行城市化建设,土地价格抬了上去,住宅价格也跟着拾上去了。从一定意义上讲,目前的城市化实际上是不完全城市化或者伪城市化。 随着收入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房地产投资激增。地方政府向开发商出售了大片土地。但现在,以大幅信贷扩张为背景 |
随便看 |
科学时代收录了15440条科普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普常识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