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为什么农民喜欢蚯蚓 |
释义 | 为什么农民喜欢蚯蚓 民间有条谜语:“细细长长一条龙,天天躲在沃土中,没手没脚会劳动,钻来钻去把土松。”你猜到了没有?它就是那没胳膊没腿、难分头尾,肉乎乎又滑溜溜,像一段赤裸的、蠕动着的肠子一样的动物——蚯蚓。蚯蚓又叫“蛐蟮”、“地龙”。对大多数人来说,蚯蚓是那么的熟悉和普通,当然也有不少人恶心它的蠕动,不过,我们对这个小家伙可不能等闲视之,它可是自然界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员大将呢! 古希腊的伟大哲学家、自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把蚯蚓称为“大地之肠”,指明了蚯蚓耕耘土壤的作用。经考证,早在5亿年前,蚯蚓的祖先就出现在地球上了,它们以简单的身躯、不凡的生存方式经历着地球的沧桑巨变。它们世世代代在土壤中钻来钻去,使板结的泥土疏松。土壤孔隙率的提高使外界游离的空气、肥料和水分能深入土中,更有利于微生物的增殖和作物根系的发育。远在人类出现之前,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便早已经过蚯蚓亿万年的翻耕和改良。如果没有蚯蚓在地下纵横穿行,没有蚯蚓的胃肠对泥土的改良作用,就没有远古稳定的农业基础,更没有继之而来的人类文明。 蚯蚓穴居表土,是杂食性动物,对腐殖质、动物粪便、土壤中腐烂的生物体、细菌以及这些物质的分解产物都爱吃。它们在进食的同时吞下大量的土壤、沙子及微小的石屑,再经肠道排出体外。那些看上去乱七八糟的东西,穿过蚯蚓之肠,就变成了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肥泥。 蚯蚓也常用它那张没有牙齿的小嘴,咬住落叶残枝享用,这样也加速了地表有机物质的分解,增加了土壤中的营养成分。正因为如此,农民特别喜欢蚯蚓,它们对农业生产的贡献,虽然不像化肥那样明显,但却是持续而有效的。(周保春) |
随便看 |
科学时代收录了15440条科普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普常识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