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在三叠纪和侏罗纪之间,恐龙是怎样变得数量庞大的? |
释义 | 在三叠纪和侏罗纪之间,恐龙是怎样变得数量庞大的? 科学家们相信,三叠纪末期是陆地脊椎动物历史中最繁忙的时期。当时生存着各类动物,如鳄鱼、乌龟、蜥蜴近亲、翼手龙、兽孔类、巨型两栖类、初期哺乳动物和恐龙。但在短期内——也许只有约5万—10万年——在侏罗纪初,恐龙开始统治陆地,占领了几乎每一个可生存的环境。 有几种理论试图解释这种恐龙占统治地位的现象:第一个是竞争,恐龙比其他动物更容易得到食物;二是机会主义,恐龙利用自己的特色优势,接管其他动物的领地。科学家尤其相信,三叠纪时期的中期,为包括兽孔类(哺乳动物的祖先爬虫类)、喙头龙(蜥蜴般的爬行动物)和早期初龙类(爬行动物包括恐龙、飞龙目和鳄目动物)等动物的灭绝提供了生态位,恐龙便随后填补。 另一个理论是,恐龙的特殊解剖结构让它们能够击败竞争对手。例如,它们发展出一个直立的姿势进行双足(两足)运动,有了更长的步幅和速度,使它们能够捕捉和吞食其他半直立的爬行动物。这方面最好的例子是雷克斯霸王龙等大型食肉动物,这些生物可以直立行走,因为臀部的组合方式很有优势,使它们的前臂可自由地抓住猎物;其他很少有动物能这样做。 最后一个可能性是,恐龙是温血动物,但这个想法仍然存在争议。如果这是真的,那会让它们比它们的冷血堂兄弟更加活跃。 劳亚古大陆和冈瓦那大陆在侏罗纪时期开始分离。这些数字表明将成为1-北美洲、2-欧亚大陆、3-南美洲、4-非洲、5-南亚次大陆、6-南极洲和7-澳大利亚。 |
随便看 |
|
科学时代收录了15440条科普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普常识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