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为什么“哈雷彗星”的命名与众不同
释义 为什么“哈雷彗星”的命名与众不同
太阳系中很少有天体能像彗星那样使得人类对它既敬畏又恐慌。中国古书《春秋》中已有记载: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孛是指光芒强盛的彗星。古人常把彗星和战争联系起来。如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写道:“秦始皇之时,十五年彗星四见……其后秦遂以兵灭六国……死人如乱麻。”西方也有类似的观点。1066年出现了一颗大彗星,英国人认为这是君王去世和灾难来临的象征。但聪明的诺曼底公爵威廉却将其说成自己胜利的象征,他发兵入侵英格兰,取得了胜利。

描绘1066年诺曼底公爵征服英格兰的织毯,人们认为画面上的大彗星预示了战争的结局
今天我们知道,彗星只是太阳系众多天体中的一种,与地球上的人类活动没有什么关联。在远离太阳时,彗星只是一个直径几千米的“脏雪球”,称为彗核。它的成分绝大多数是水冰,此外还有尘埃、砂砾、岩石以及固体状态的氨、二氧化碳、甲烷等。当彗星接近太阳的时候,彗核中的冰会从固态直接升华成气态,形成彗星巨大的彗头以及长长的彗尾。
按照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规定,彗星的命名采用以半个月为单位、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的编号命名法。除此之外,彗星还会以其发现者的名字命名,例如海尔-波普彗星、池谷-张彗星等。
然而,哈雷彗星的命名却是个例外,因为哈雷并不是这颗彗星的发现者。他从1337年到1698年的历史记录中挑选了24颗彗星,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来计算它们的轨道。他发现1531年、1607年和1682年出现的3颗彗星的轨道几乎一模一样,并想到它们极有可能是同一颗彗星每隔75~76年的再次回归。为了验证这一想法,哈雷进一步查阅了以往的观测记录,发现1456年、1378年、1301年,一直到1066年,历史上都有大彗星的记录。由此,哈雷预言这颗彗星将于1758年再次回归。虽然哈雷本人并没有活着看到这一幕,但这却是最早对牛顿引力理论的成功检验。为了显示对哈雷的尊崇,1759年这颗彗星被命名为哈雷彗星。(谢懿)
【科学人】哈雷

爱德蒙·哈雷(1656—1742),英国天文学家。1676年,他20岁时前往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建立了第一个南天观测站,并编纂了世界上第一份精度较高的南天星表,被人们誉为“南天第谷”。他发现恒星并不是固定不动的,而是存在着自行。不过,哈雷最为人所知的贡献还是他对哈雷彗星的研究,以及对其回归时间的准确预报。
随便看

 

科学时代收录了15440条科普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普常识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er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9/21 12:3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