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如何减少核战争的危险 |
释义 | 如何减少核战争的危险 引发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的苏联R-12中程弹道导弹,可携带100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 自从1945年美国在实战中使用了原子弹以来,国际社会认识到核武器的巨大威力和核战争的恐怖威胁,开始了控制核军备的努力。其目的是减少核战争危险,维护国际安全与稳定。1946年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第一个决议就要求消灭核武器并确保和平利用原子能。1961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禁止使用核及热核武器宣言》,限制和禁止使用核武器,要求核武器国家承诺:“无条件地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地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但直至21世纪初,除中国外,其他核国家均未做出上述承诺。 美国与俄罗斯的核武器数量变化 随着冷战的进行,核武器的生产和试验不仅未能减少,反而迅速增加。美、苏两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核军备竞赛,双方核弹总数都增加到3万枚以上。掌握核武器的国家不断增加,某些地区因此而陷入紧张,甚至出现过几次千钧一发的核战争危机。比如,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1973年的中东核危机和20世纪90年代的印巴核竞赛,都曾把地区乃至全世界拉到核战争的边缘,引起人们的巨大恐慌。 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冷战逐步降温,核军备控制才开始取得一些实质性进展,各项控制核军备的条约陆续达成并开始签署。这些条约的目标主要包括:限制和禁止使用核武器、限制和裁减核武器、限制和禁止核试验、防止核武器及其技术扩散、禁止生产和控制用于核武器的裂变材料。主要方式是各国政府单方面宣布采取自我约束的核军备控制措施,或通过政府间磋商和谈判,签订双边或多边的核军备控制条约或协议。 其中,影响比较大的削减核武器条约有:1987年《美苏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简称《中导条约》),1979年《美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1991年《美俄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和2010年因旧条约已失效而签订的《美俄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新条约》等。根据这些条约,美、俄两国已消除了射程为500~5500千米的陆基核弹道导弹和核巡航导弹,到2018年,双方“作战部署”的战略核武器还要进一步削减到1550枚以下,同时战略武器运载工具减少到以总数800套为上限。此外,美、俄两国还各自宣布大幅度裁减其部署的各类战术核武器。 为了防止核武器及技术扩散,196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迄今已有190个缔约国家。这个条约要求:无核武器国家承诺不研制、不生产或不以其他方式获取核武器;核武器国家也应尽早停止核军备竞赛。1996年联合国大会又通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已有176个国家签署此条约。 在核军备控制的过程中,中国政府做出了积极努力。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中国政府即发表声明,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并向世界各国政府郑重建议“召开世界各国首脑会议,讨论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问题”。数十年来,中国先后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等国际条约。 20世纪80年代以来,核军备控制取得了不少成果,核战争的危险总体上在减少。但到了21世纪初,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试验取得成功后,又宣布退出1972年签订的《美苏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俄罗斯也提出“不放弃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新军事原则,2013年朝鲜又进行核试验,核军备控制进程面临新的挑战。(李铁虎 俞大光) 中国第一枚原子弹模型 【微博士】核试验 在专门的场所(核试验场)爆炸核武器,并进行有目的的爆炸性能测试、效应观测等活动,称为核试验。核试验可获取核武器对各种效应物的破坏、损毁、杀伤效果等参数,用于核武器的研制、发展、检验、效应研究,并能使用核爆炸产生的高强度中子源、辐射源、高温高压等极端条件为科学家提供实验室无法进行的科学研究。核试验一般分为大气层试验或地下试验,还有较少的高空试验和水下试验。大气层试验简便易行,但会造成大片放射性沾染,且不利于保密。地下试验可防止这些缺陷,但必须有一定深度才能保证封闭无放射性泄漏,因而试验前必须依山建造坑道或垂直打造竖井,工程量大。 【微问题】为什么说中国的核武器是保卫和平的力量? 【关键词】核冬天 核军备控制 |
随便看 |
科学时代收录了15440条科普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普常识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